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school profile
首页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3-07-05 浏览次数:992

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会计事务,专业代码:730301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小企业和会计服务机构等行业企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知识够用、专业知识全面、专业技能扎实,从事出纳、会计核算及相关财经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出纳员

会计核算员

成本核算员

会计信息录入员

收银员

税费核算员

全国会计实务信息化应用能力证书

职业技术水平证书

计算机操作员证书

出纳员证书

ERP应用资格证

企业会计

2

出纳员

会计代理

税务代理

招标采购代理

会计信息录入员

库管员

财经文员

全国会计实务信息化应用能力证书

职业技术水平证书

计算机操作员证书

出纳员证书

ERP应用资格证

会计服务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参与管理的会计职业精神;

(3)具有适应会计职业生涯发展、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5)具有正确的就业意识、良好的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6)具有现代公民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科学素养、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态度;

(7)具有操作现代办公软件的基本能力。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熟悉与会计职业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掌握会计基本核算方法和核算程序,能按会计操作规范核算企业主要会计业务;

(4)掌握点钞、汉字录入、小键盘输入、会计数码字书写等会计基本技能;

(5)能够从事中小企业收银和出纳工作;

(6)能够从事中小企业会计业务核算工作;

(7)能够从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

(8)熟悉会计电算化操作的一般流程和操作要求,能够运用财务软件从事企业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

企业会计方向专业技能

(9)能够从事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及信息化处理工作;

(10)能够运用Excel对财务信息进行统计和系统管理工作;

(11)能够胜任财经文员工作,撰写简单的商务文案;

(12)能够熟悉一款ERP软件,能操作其中的财务系统模块;

(13)能够从事“财务业务一体化”操作。

会计服务方向专业技能

(14)能够办理企业工商登记与年检事务;

(15)能够从事财务软件营销与服务工作;

(16)具有财务软件维护能力,能对财务软件运行的环境进行日常维护;

(17)能够撰写一般商务文案和会计基础文书。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

本科: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专业

(八)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8门专业核心课、2个专业(技能)方向课和技能实训课。专业核心课对接中小企业出纳岗位和基本会计核算岗位能力要求,满足会计从业资格需要,是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方向课采取模块式构架,满足学生不同行业会计核算能力要求或服务学生就业拓展需要。各专业(技能)方向课的学时数应大体相当,学生至少要选择一个专业(技能)方向的课程学习。技能实训课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实训课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课程。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1.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6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36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36

4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6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144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44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44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44

9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180

10

公共艺术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其任务是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6

11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其任务是通过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的渲染和独特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熏陶,使学生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6

12

公共选修

心理健康、普通话、书法、公共礼仪、中华民俗风情、食品健康与安全、人与自然、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网络安全与文明、科技与社会进步等

36

 

2.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会计基础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要求了解会计工作职责与要求,熟悉会计核算工作程序;领会会计核算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会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会运用借贷记账法填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记账凭证;会登记主要会计账簿;会编制简单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108

2

出纳实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要求是了解企业出纳员岗位设置及其工作职责与任务;理解现金及银行结算制度要求;会办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收付与盘点业务;会填制常用的现金结算和银行结算单据;会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掌握现金和银行存款清查方法与工作程序。

72

3

企业会计实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要求是了解企业会计岗位设置及其工作职责与任务;理解企业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计算方法;会填制和审核典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会填制小企业经济业务的各种记账凭证;会登记总账及其所属各明细账;会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162

4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要求是了解会计工作法律法规、制度与职业道德体系;熟悉会计从业资格对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能够识记、理解和辨析会计法律法规、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征管法律法规等主要条款内容,能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法律意识、规范意识和诚信公正意识。

72

5

纳税业务信息化处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要求是会办理企业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申报和缴纳;能运用税控机开具发票;会进行小企业常见税费的计算与会计处理,能够熟练完成企业主要税种的期末网上申报。

72

6

初级会计电算化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要求是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与工作规范;了解小企业主要会计电算化软件及主要功能模块;会实施会计账套管理初始工作;能熟练运用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等基本功能模块核算小企业日常经济业务。

72

7

中级会计电算化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后续课程。其要求是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与工作规范;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及主要功能模块;能熟练运用购销存等基本业务功能模块核算小企业日常经济业务。

72

8

会计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能实训课程,其要求是掌握点钞、中英文录入、数字录入与数字书写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单指、多指技法点钞;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英文和数字键盘;会正确填写支票、发票等开票日期及大小写金额;会正确登记账簿数字。

72

9

基础会计实训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能实训课程,是会计基础课程的配套实训课程。其要求是掌握原始凭的填制、审核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填制记账凭证;能熟练启用及登记会计账簿;能熟练编制简易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

36

 

(2)专业(技能)方向课

企业会计方向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成本核算信息化处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其要求是了解成本费用的基本概念与类型,熟悉企业成本核算基本程序,掌握小企业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方法,能熟练运用品种法、分批法、分类法核算小企业成本,了解分步法基本原理,会编制小企业常用成本费用报表。

72

2

统计信息整理与应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其要求是了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统计指标,企业统计工作主要职责与内容;理解企业统计指标经济含义与数量关系;能够熟练运用Excel整理和应用企业统计信息;会编制和报送小企业统计报表。

36

3

财经应用文写作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其要求是了解常见财经应用文的体例与书写要求;理解企业相关经营合同等文书条款;会撰写市场调查报告,以及小企业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人员工作总结、减免税申请书等基本文书。

36

4

收银业务系统

应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其要求是了解收银员工作环境、安防措施和条形码识别知识,熟悉收银员工作职责和商业企业收银工作基本流程。能熟练操作POS机及关联设备,会办理收银票款结算,能运用收银礼仪与服务用语,会妥善处理顾客纠纷。

72

 

会计服务方向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充分掌握电子表格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电子表格在会计工作中的基本应用,能够根据小企业会计工作要求,熟练运用Excel整理和应用企业会计信息,为会计管理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72

2

会计事务代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会计事务代理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能够代办企业工商登记、企业税务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数字化证书、发票业务、社保等会计事务。

36

3

财经文员实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会计代理服务企业业务范围,熟悉会计代理事务工作流程,会办理企业工商登记与年检工作,会代购发票、办理税务登记工作,会办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手续。

72

4

库管员实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企业仓库管理员岗位基本职责,熟悉物料收发工作流程与操作技能,会登记物料明细账和编制相关报表,掌握库存物料的盘存方法和安全管理知识。

36

 

(3)综合实训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同样是从事企业会计岗位工作的一门必修的综合性操作技能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模拟实训,即:学生通过对某企业一个会计期间(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完整会计处理操作,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将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毕业后从事企业会计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4)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校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熟悉企业产品性能、生产工艺流程,对财会专业中的相关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获得较深入的实践知识,增强对凭证、账簿、报表的感性认识,熟悉每个月记账、算账、报账、报税、交税等一系列程序;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综合业务素养。

学校根据专业编写实训实习大纲与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实习辅导员制,执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确保学生实习安全、健康、规范、实效。

(十)教学时间安排

1.基本要求

(1)教学时间安排针对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各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含复习考试和集中实训),假期16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为2400学时。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2)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三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64学分。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3)公共基础课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第3学年参加对口升学,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或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学校,可根据需要对学时比例作适当调整。

专业技能课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 2/3,其中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专业实践课包括 会计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4)课程设置中的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不低于 10%。

2.教学安排建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学时

各学期周数与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职业生涯规划

2

36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2

36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2

36

 

 

2

 

 

 

哲学与人生

2

36

 

 

 

2

 

 

语文

8

144

2

2

2

2

 

 

数学

8

144

2

2

2

2

 

 

英语

8

144

2

2

2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8

144

4

4

 

 

 

 

体育与健康

10

180

2

2

2

2

2

 

公共艺术

2

36

 

 

 

2

 

 

历史

2

36

2

 

 

 

 

 

小计

54

972

16

14

10

12

2

0

心理健康

6

108

 

 

2

 

4

 

公共礼仪

普通话等

小计

6

108

0

0

2

0

4

0

专业

核心课

会计基础

6

108

6

 

 

 

 

 

会计基础实训

2

36

2

 

 

 

 

 

会计基本技能

8

144

2

2

2

2

 

 

出纳实务

4

72

 

4

 

 

 

 

企业会计实务

8

144

 

4

4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4

72

 

 

 

4

 

 

纳税业务信息化处理

4

72

 

 

 

4

 

 

初级会计电算化

4

72

 

4

 

 

 

 

中级会计电算化

4

72

 

 

4

 

 

 

小计

44

612

14

14

10

10

0

0

企业会计方向

收银业务系统应用

4

72

 

 

4

 

 

 

成本核算信息化处理

4

72

 

 

 

4

 

 

财经应用文写作

2

36

 

 

 

 

2

 

统计信息整理与应用

 

2

36

 

 

 

 

2

 

小计

12

216

0

0

4

4

4

0

会计服务方向

 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

4

72

 

 

4

 

 

 

 会计实务代理

2

36

 

 

 

 

2

 

 财经文员实务

4

72

 

 

 

4

 

 

 库管员实务

2

36

 

 

 

 

2

 

小计

12

216

0

0

4

4

4

0

专业

选修课

市场营销

8

144

2

 

2

2

2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等

综合

实训

会计综合实训(电算化)

12

216

 

 

 

 

12

 

ERP企业沙盘实训

6

108

 

 

 

 

6

 

顶岗实习

 

 

 

 

 

 

 

30

(十一)教学实施

1.教学要求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遵照学生认知规律、依托教学资源平台,学校应采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多维仿真、螺旋上升”的基本教学策略,并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按照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围绕会计核心能力培养,通过会计基础训练、会计手工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等环节的实施,达到多维仿真实训,螺旋提升能力的目的。对于知识性、理论性教学内容,提倡采用案例教学、对比教学等方法;对于方法、技能性教学内容,提倡采用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2.教学管理

(1)各学校依据本方案,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学生至少要选择一个专业(技能)方向的课程学习,同时根据本地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就业方向选择一定数量的专业技能选修课。课时规划上可视学生程度、师资队伍状况、社会需要及本校实习实训设备情况酌量增减。

(2)顶岗实习原则上应累计达到半年,包括基于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的综合实训和校外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之前,学校应保证一定时数的校内综合实训。实施企业顶岗实习,应有校企联合制订的实习计划和明确的评价要求,学校要加强实习学生的日常跟踪管理,为学生办理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

(3)学校在本专业开展订单培养时,应保证必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合作企业要求将订单特设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程实施。

(4)教师实施课程教学,要由学校组织教师设计相关教学方案,明确课程实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与组织方式、资源保障要求与质量评价要求。

(十二)教学评价

1.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学生、老师、家长、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学生多元主体德育评价体系。

2.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体,将学生日常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知识技能运用规范纳入课程成绩评价范围,形成日常学业评价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的过程性学业评价体系。

3.以职业资格鉴定基础,将学业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允许用职业资格证书替代一定专业课程成绩或学分。

4.以行业、企业评价标准为依据,形成学校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环节的评价机制,切实加强和实化学生顶岗实习教学内容要求。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手工会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收银实训室等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数量(生均台套)

1

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

练功券

40把

扎条

若干

印章印泥等用具

1套

翰林提或计算器

1台

桌椅

1套

多媒体教学设备

1套

点验钞机

5人1台

训练题本

40把

2

手工会计实训室

会计凭证

5本

现金日记账

2本

银行存款日记账

2本

总账

2本

各式明细账

2本

科目汇总表

10页

会计核算印鉴

1套

手工核算工具

1套

装订机

5人1台

打印机

5人1台

手工会计模拟实训软件

共用

电脑

1台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共用

服务器及网络设备

共用

实训工作台、椅

1套

会计手工实训资料

1套

3

会计电算化实训室

会计核算印鉴

1套

装订机

5人1台

打印机

5人1台

会计电算化软件

共用

电脑

1台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共用

服务器及网络设备

共用

工作台、椅

1套

会计信息化实训资料

1套

4

收银实训室

收银POS机

1套

磁卡读卡器

1台

扫码器

1台

收银管理软件

共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共用

服务器及网络设备

共用

桌、椅

1套

超市收银工作台全套设备

10人1套

收银实训资料

1套

5

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实训室

电脑

8人1台

投影设备

共用

投影幕布

共用

企业模拟经营电子沙盘

共用

企业模拟经营物理沙盘

8人1套

8人1张

1把

企业模拟经营实训资料

1套

 

本专业综合实训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学校可根据本专业认知教学需要,依托校外企业财务部门、会计服务机构等建立若干专业认知实习和会计顶岗实习基地;根据学生营销、收银岗位就业需要,依托校外商贸服务企业,建立若干营销、收银岗位实训基地。

(十四)专业师资

1.开办本专业应应具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学校的教师任职资格。

2.专任教师队伍中至少应有1名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应具有讲师以上(含讲师)和会计师(含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专业教师与本专业学生数之比为1∶20~1∶30,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不低于60%,具有高级职称者不低于15%。

3.专业设置的课程中的70%以上的授课任务由经过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担任。

4.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可聘请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 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不少于20%,兼职专业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3年以上。

5.可根据实训教学需要配备1~2名实训指导教师,协助主讲教师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实训指导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训经验,具有组织教学的能力,应具备本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6.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风尚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按照人社部门和会计主管部门要求,完成教师和会计技术职务继续教育项目。能够每两年参加不少于2个月的企业实习与实践活动。

 

友情链接:
教育部 河南省教育厅 平顶山教体局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智慧职教 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