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安全教育 school profile
首页 >  平安校园  >  安全教育

智能设备“泄密危机”,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5-05-14 浏览次数:1

  智能设备“泄密危机”,你知道吗?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电子设备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给大家带来便利。但与此同时,其带来的安全威胁和泄密隐患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涉及重要信息的场景,稍有不慎,智能设备就可能沦为 “泄密神器”。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如何防止智能设备泄密。

  先来说说智能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泄密风险。智能手机看似小巧,实则暗藏危机。其系统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通信信道处于开放的电磁空间,通信数据极易被截获。就算信息加密了,随着加密算法不断被破解,也不再安全。像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这类智能穿戴设备,能自动记录运动、健康状况,还会发布位置信息、记录运动轨迹。要是使用者身处特殊单位,这些设备就可能暴露单位位置和个人隐私,引发泄密。

  社交软件也是泄密“重灾区”。微信、QQ大家都常用,可有些人保密意识不够,在上面随意分享生活点滴时,可能会不小心透露敏感信息。此外,手机软件在安装时往往需要获取各种权限,随意授权容易导致信息泄露。

  在涉密场所,智能设备的风险更是被放大。可穿戴设备在网络环境下易受攻击,内部可能被植入病毒编码,变成窥探工具,实时监测并传送用户的位置等信息。智能电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属于互联网智能终端,有被植入病毒和恶意代码的风险。若在涉密场所使用,后果难以想象。

  与互联网连接的非涉密计算机在涉密场所同样危险,可能被植入恶意软件,被遥控用于偷拍、窃听。而且,若与涉密计算机共用同一电源插座,涉密信息还可能通过电磁信号传导泄漏。无线麦克风在涉密会议和活动中使用,会让会议内容四处传播,造成泄密。激光窃听技术也不容小觑,它能通过探测微小震动实现远距离窃听,连键盘敲击声都能还原出字符内容。

  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在智能设备使用管理上,要做到严格管理与方便使用相结合,健全制度和加强自律相结合,积极预防和依法查处相结合。

  具体来说,使用微信时,坚决杜绝用它存储、处理、传输涉密敏感信息,不传播涉密场所位置信息,不违规建工作群,不用图文识别小程序拍摄内部文件资料。安装手机软件要谨慎,不装来历不明的软件,必要时关闭位置服务、自动更新、云备份等功能。禁止拍摄、存储单位内部文件资料和涉军涉密照片,进入涉密场所严禁携带使用智能电子设备。注册网络账号、网络购物时,要警惕暴露敏感身份和单位信息。

  在涉密场所,手机、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要放在指定地点。会议室投屏电视机不能连接涉密设备,办公笔记本电脑不能带入保密室,涉密笔记本不能连接网络和手机热点,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不能共用电源插座,要用红黑电源。召开涉密会议,不得使用无线话筒等无线音响设备,手机等电子设备统一放置在会议室外,涉密信息处理要在保密室内进行。

  保密工作如今面临的环境愈发复杂,防范难度加大,要求和责任更高更重。每个人都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时刻保持警惕,绷紧保密这根弦,别让智能设备的便利掩盖了泄密风险。

  文章来源:电教科

友情链接:
教育部 河南省教育厅 平顶山教体局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智慧职教 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系统